•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在线
  • 人物风采
  • 今日实中
  • 校友创业
  • 同学录
  • 校庆专区
  • 留言板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文苑 > 正文

    可乐高中

    时 间:2005-10-08 01:16:51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

    何小菲   生活是一杯可乐,别把它写成白开水                    ——题记   妈妈笑我是“一个趔趄绊进了实验”。我说:分不在高,考上就行。98年的暑假,我拿着一纸平庸的分数进了实验的大门。一脸的自信(给自己壮胆儿),可心里却涩涩:再不拼一下,真要“光荣凤尾”了。不久JJ来找我,请我签《同学录》,说他已决意去澳洲,寄姨妈篱下。我说很好很好,阳光男孩要去阳光地带了。笔下却酸溜溜地写出“从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同一片星空”之类的麻句子。为了中和一下,便又写“别变成袋鼠,别变成沙漠,别忘了自己是MADE IN CHINA!”后来,收到了大雄的信,却又有些惋惜,脑子很灵的他为什么不继续高中呢?再后来,路遇了那个初中时代处处与我争锋的女孩,淡淡地谈着高中感受,弄得我半晌“往事随风”的伤感。随着初中同学“下落”的一一查清,一个很深的念头从心底涌起:大家都奔赴各自的梦想了,路从这儿开始!“你”,我对自己说:“别犹豫了。READY?GO!”

      居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溶进了这个新班级。原想实验的人一定是整日一身“恂恂儒者气”而不屑于谈笑的。可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不仅在开学一周便获得了新绰号,还在以后不长的一段日子建立了“侃圈”。“信息交互,资源共享”是我们的宗旨。佟言和豆子既是同桌,又是“侃圈”核心,还是文理都吃得开的全才。挠挠是个准淑女,不仅限于外表,更是信手拈来的古诗词和一手如涓涓细流般淌过你心田的文章……

       “3+X”风刮进来不久,期末大考便当头了。背历史时,佟言和豆子倡导大家要溶上面的教育精神于日常学习中,便给我们出“综合题”。有一道“史地综合”是:罗斯福死的那个月,太阳直射点正向哪个半球移?还有一道“文史综合”:梁启超的儿子的太太的情人的太太是谁?本以为他们玩绕口令,没想到还真有答案;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上苍!我说:“你们就差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了!”不想一直埋头书本的挠挠抬起头:“你问那四种写法吗?我写给你。”——我只能“立仆”了。

      元旦晚会上,桔子超人,佟言,挠挠,豆子表演了一个“三句半”。缸子,饭盒,勺子,筷子居然都派上了用场。底下不知谁咕噜:怎么弄得跟个丐帮似的。但内容很精彩,绝对DABOMB。可惜我只记全了一句:“元旦过得好不好;全看作业少不少;今年作业怎么样?——TERRIBLE!”还有什么“要想成材怎么办?——吃菜!”观众倒成一片,笑的劲儿都没了。

      为期四天的期末考,我们谁都没含糊。周旋在牛顿的大厦门捷列夫的迷宫里,居然有了“庖丁解牛”的感觉,至少杀一头牛不会比牛还累了。回家急忙给初中骂过我“文科脑袋”的物理老师打电话。她的声音有点儿颤,不知是为了我的“冰释前嫌”,还是我的进步……

      可乐喝多了亦会打嗝。

      一日午饭时,静桴问我看没看《挪威的森林》,我说没;他又问我知不知美国有个作家叫什么德的,我说不知。他于是很轻蔑:“你很现实,整天泡在题里面;不会像我,去追求一些很虚无的东西。我们不是一路人。”尽管我清楚“人文不等于虚无”,也清楚“现在放弃一些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追求”。但是看着他“殉道者”般的漠然我茫然:我们两个,究竟谁更执著?我是在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理想呢,还是远离?我曾经潇洒的笑那些对人文一窍不通的理科天才,叫他们“高智商的野蛮人”。我没有理科天份,亦渐渐疏远人文,我算什么?喜欢作家沈从文,不为别的,单是那名字——从文,我的梦啊……

      曾汗津津地捏着讲稿傻傻地立在英语大PARTY的台子后面整整一个下午,剧终人散才知道,自己的节目被莫名其妙的人莫名其妙地顶了。也曾兴致勃勃地跑去参加学生电视台的招聘,当得知“部长”一夜出炉时,我毅然退出了。LOG问我为什么,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她说;当不成将军就不当兵算好么?我无言。LOG又说:不是公开竞争,不参加亦罢。我笑,LOG亦笑,涩涩的。

      可乐高中,不因为有酸涩的经历就不可乐;正如尽管有胃胀、打嗝之类不适感,我仍喜欢可乐一样。多一些“起舞弄清影”的反观,“星垂平野阔”的宏观,“人闲桂子落”的静观,“根株浮沧海”的达观,我们便能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搏击出生气淋漓的希望。可乐高中,可乐人生。

       (后记:有人把生活比作一杯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尽有的酒。我冒着被笑作“浅薄”的危险把它比作可乐。因为市面上有很多种可乐,如“可口”、“百事”、“非常”、“汾湟”等等。听说各种可乐99%的成分都一样,但为什么味道却不尽相同呢?在于那1%呀。所有读过高中和正在读高中的人99%的经历都一样,读书、考试、升大学。但每个人的感受却不尽相同,也在于那1%吧。)

      (本文获得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

      何小菲:我校98级学生,曾两次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奖,现就读于山东大学新闻学系

    分享到:
    上一条新闻:如果这是一条食人鱼下一条新闻:校友佳作赏析——张广俊(68届)
    • 相逢是首歌-95届9班同学汇更多视频..
    • 2016实验高考加油……04-20
    • 相逢是首歌-95届9班同学汇……04-24
    • 来自2014届校友的祝愿……03-27
    • 实验84届毕业三十年庆典……09-28
    • 94届怀旧视频……05-22
    • 93届校友代表向母校捐赠价值……03-07
    • 93级2班(原6班)向母校赠书……09-30
    • 68届校友宋卫国为母校捐赠个……05-22
    • 64届高三.二班向母校捐赠《……01-11
    • 59届校友李婴宁,捐赠个人著……10-24
    • 校友王真委托著名歌星黄格选……07-17
    • 63届高三4班校友王超向学校……10-15
    • 92届高三5班校友向学校捐赠……09-28
      • 校友佳作赏析——张广俊(……02-11
      • 《年华追忆》之实验情结—……01-27
      • 冬之韵—校友王建群(66届……12-06
      • 展望2022年,值得关注的十……11-19
      • 总有一场雪,为你而来……11-08
      • 21位思想者的60个智慧箴言……11-04
      • 秋天里的中国色,倾国倾城……10-21
      • 散文:今又重阳……10-1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征登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例
    Copyright © shiyanaa.com 2005- 山东实中校友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531-86016771 / 86016772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73号    邮箱:sdshiyanaa@163.com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28234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