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在线 > 新闻在线 > 正文
班建团支部的回忆
时 间:2019-12-03 09:18:07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1969年4月,我们有幸入读山东省实验中学。我们这一年级是68级,入校后被编为三连、四连。在三年多的中学生活中,虽说时逢“文革”动荡,但相比较其他中学而言,还是受到了相对较好的教育。我们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美术等各科文化,还经历了许多有时代色彩的社会活动课外活动,除了各种军体活动以外,像“学哲学、用哲学”,学工、学农、学军的活动、各种义务公益性劳动、具有外事接待任务性质的表演活动等不计其数,中学生活不能不说是绚丽多彩,值得回忆。其中难以忘怀的一段往事,是班级建立团支部的经历。 在那个年代,同学们都是积极要求政治上进的,以加入少先队和共青团为荣。刚刚入读中学时,由于“文革”,学校共青团组织停止了活动。群众性学生组织红卫兵组织健全,这时实验中学的红卫兵组织已与“文革”初期社会上那混乱无序、各立山头的红卫兵组织不可同日而语了。校红卫兵委员会(简称红委会)在校革委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在各排(年级班)建有红卫兵支部。我们入校后不久参加了红卫兵组织,后来绝大多数同学都加入了红卫兵组织。比我们高两级的同学红卫兵被颁发过红卫兵证,给我们这一级的红卫兵颁发了一块尺寸和名片差不多的红卫兵胸章。直到1972年12月底我们毕业合影照相的时候,许多同学们还戴着那个有烫金字红色塑料的红卫兵胸牌。 1970年秋,随着学校整党建党工作的推进,建团工作开始了。1970年11月学校恢复共青团工作,建立了团委。 1971年2月新学期开始后,先是在67级2连进行了发展团员工作,第一批每个排发展了3名团员,随后发展了多次,数量有所增加,毕业时排(班)有7名或更多不等,班里没有团支部。与此同时,我们三连从组织开展团课活动入手,开始了发展团员工作。团课主讲人是连指导员孙荣昌老师,通过团课教育,同学们对共青团组织的性质任务目标开始有了初步的明确认识。班主任穆曰惠老师动员同学们入团,即有十多名同学递交了入团申请书,随着工作进展,向团组织提出申请写申请书的同学不断增多。“五四”青年节时期,班里鞠莉、李厥新(由三连一排调入)同学成为第一批团员。以后随着建团工作的推进,新团员数量不断增加。那时发展团员有严格的程序:一是个人要向组织提出书面申请;二是要主动经常向团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三是要有两名介绍人;四是要通过政审;五是要在支部团员全会上通过;六是团组织负责人与本人谈话;七是经过团委审批;八是在团旗下宣誓并团员大会通报。据说,二连的新团员还张榜公布。 第一批、第二批团员是由是党团员的老师担当入团介绍人,以后学生中团员多了,即有学生团员担任入团介绍人。李玉森1971 年6 月2 日入团时,介绍人是班主任穆曰惠和六班班主任任维清老师。苗立泉1971 年9 月22日入团时,介绍人是孙荣昌老师和李玉森同学。在团员大会先由本人上宣读志愿书,并汇报个人主要优点、缺点和改进的打算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还汇报个人简历和家庭主要成员情况,说明相关的问题及思想认识;然后由入团介绍人分别介绍情况,团员提出意见建议;团员举手表决通过。会后10 月17 日,校团委负责人孙萍老师来谈话,而后校团委发批准通知书。10 月20日在连团员大会上由孙荣昌老师宣布。 根据《团章》规定,有团员三人的应当建立团的基层组织。1971年9月新学期开初,由于各班团员少不具备建立团支部的条件,当时连里就将两个班的团员合并起来建立团支部,把我们5班和6班的团员合并起来,建立了一个团支部。 1971 年9 月,学校按照上级团委指示,提出在班级建立团支部的任务要求,校团委决定先进行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我们5 班有幸被确定为建团支部的试点班级。一天,孙荣昌老师把李玉森同学叫到办公室,说校团委决定在我们班进行建立团支部的试点,并且提出了目标要求。同时,班主任穆老师也对我们布置了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当时,我们即高兴又感到压力大,高兴的是,成为全校56个班级的班建立团支部试点,是校领导校团委对我们班的信任和重托;压力大是担心搞不好,给学校丢人误事。 在穆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步骤和目标,认真付诸实施落实。试点工作经历了学习动员、团章教育、培训骨干、纳新团员、民主选举、建立支部、总结经验等几个阶段。已经写了和准备写入团申请书的同学,都积极参加团课学习。选举过程为,在班主任的指导意见下,明确候选人,再通过无记名投票、监票,选举出三人团支部委员,然后由三位当选人选出书记。11 月,校团委批准了我们班团支部委员会,从而成为“文革”后学校第一个班级团支部。 班团支部成立以后,我们团支委一班人都十分珍惜校领导和校团委的信任,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都认真的学习文化课,更加自觉的积极努力工作,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针对班级情况,每周开一次支委会,研究制定措施,各自认真负责落实,使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在推进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等方面,特别是在学生自主管理,学军、学工、学农劳动等大型活动中,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促使更多同学积极进取,使同学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全体团员较好的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了班容班貌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班团支部运行了一年多,1973 年2月毕业时,班里有16名团员,近半数的同学写了入团申请书。是团员的同学走向社会时,都得到了所在单位组织的重视。 当年,班建团支部试点的还有69级10班。 1972 年以后,学校各班级逐步建立了团支部,团组织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团组织活动日趋活跃,促进了学生工作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2019 年6 月25日
作者:李玉森 72 届校友
苗立泉 72 届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