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在线 > 新闻在线 > 正文
抗击疫情,企业创新发展应对之策——校友杨华东专访
时 间:2020-02-25 06:01:19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正当我们充满信心的准备在2020年重新展翅之际,威胁中国大江南北的新冠肺炎疫情却突然出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一场特殊的战役,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 战“疫”之中我们看到在全国卫生医疗系统主动请缨、支援武汉,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是“白衣天使”。在战“疫”之中我们听到打开心灵的窗户,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和《我和我的祖国》的是坚强乐观的“武汉人”。战“疫”之下的创业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创新发展?企业家和创业者该扮演什么角色、该拿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 这是一场疫情战,更是一场经济战。关注疫情,关注经济,关注创业企业。分析疫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厘清疫情对创业企业的影响,探讨摆脱困境创新发展应对之策。中国双创采访了创新创业专家、中国创新创业导师库主席团杨华东执行主席,以下是采访的内容。 一、疫情的突然变化对社会经济和创业企业的影响? 对我国经济和创业企业来说,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绝不会低于2003年的非典时期。当时中国刚刚加入WTO,国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中国外贸出口扶摇直上,制造业突飞猛进,城市化一日千里,房地产、股票市场水涨船高,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彻底释放。这波景气周期,很快弥补了非典带来的2%左右GDP损失,此后经济规模及增速一年一个台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的发展趋势,现在有些人拿非典时期的经济状况相比较,得出相对乐观的结论。我必须要提醒的是中国当前所处的宏观背景与非典时期是完全不同了。 非典时期经济处于上行周期,2003年GDP增速达10%;如今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2019年GDP增速在6%左右徘徊。尽管这两个时期的经济总量差距很大,事实上越是高位值的总量损失越大。这次疫情对经济增速的打击在短期内应该是明显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于春节之前,对消费影响比较大。 值得指出的是,经过多年的需求结构调整,2019年消费在我国GDP中的占比大约为60%,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也是本次疫情冲击强于2003年“非典”疫情冲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消费最旺盛时间段之一。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消费大幅度减少。其中,餐饮、酒店、旅游、娱乐、交通等行业首当其冲,有关企业收入出现断崖式下跌。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餐饮和零售企业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我们估计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响,该部分收入或减少50%至70%,相当于损失额5000亿至7000亿元。 为了减少人群聚集,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全国所有文旅休闲活动已完全停滞。参照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的分析,以2019年春节期间旅游收入规模推算,2020年因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损失预计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左右。 每年“春节档”都是电影市场重头戏。2019年八部电影在七天假期累计收获票房58.4亿元,刷新了春节档票房纪录。2020年春节档排片,有九部电影同时上映,原本被寄予厚望,市场预测票房有望接近70亿元。然而,随着疫情升级,居民在家不出门,使得这些影片不得不集体撤档,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也将破天荒颗粒无收。 企业家和创业者正在承受着艰难的考验,疫情造成餐饮、旅游、娱乐场所等关门歇业,无营收,这类服务企业面临支付工资、租金的压力。在随后的假期延长和未经审批不准复工期间,大部分企业及工厂都无法开业复工,无营收,众多企业面临支付工资、租金、利息、交货及现金流的压力。 当下疫情尚未迎来拐点,却给企业带来了真正的冲击。企业复工进退两难,未能及时复工的企业面临支付工资、租金、利息、交货、现金流压力,以及客户流失的问题。及时复工的企业也面临着流动资金不足和招工难的问题。如今的劳动力市场,不再是非典时期的人口红利时代,招工难可能导致企业产能恢复困难、交货推迟、客户流失。 由于中国“世界工厂”的角色,若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国内制造业陷入停滞也将产生相当规模的溢出效应,影响国际相关产业链中上游企业的采购需求和下游企业的产品供给。例如,作为制造业中心的武汉中断了液晶面板和LED面板生产,将导致国际市场上相关供应减少,推高在电脑显示屏、电视机及其他产品中使用这些面板的制造商的生产成本。 二、 创业企业如何应对当前复杂的局面?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企业家精神不仅有抓住机遇的冒险精神,更可贵的是度过难关的坚韧品质。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企业家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加入驰援疫情防控的行动之中。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湖北上市企业,尽管在生产经营上都遭受疫情影响,但依然义不容辞参与战“疫”,成为抗击疫情的一股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月9日有69家湖北上市公司以捐赠现金、物资、或其他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其中捐赠现金和物资合计超过3.5亿元人民币。另根据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的调查统计,截至2月11日,亚布力论坛理事捐款已达21亿元,捐物折合价值6.7亿元。 最近一段时间来,相信所有的企业家在关心疫情发展的同时,也都在思考社会经济,预测未来经济的走向,或有担心自己的企业是不是能够走过这一关。我们似乎都在期盼一些事情,都在等待一些事情。 企业家和创业者期盼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管理,不搞一刀切,加快疫情防控。建立在数据分析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分级隔离,才是当下更能在疫情防治和恢复秩序之间形成平衡的方法。其目的旨在消除由于疫情防治而造成的过度封闭,重新打通连接中国经济的各个环节。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关心和担心的方向,千万不能让那些基于过度恐慌而采取的过度的隔离措施毁了中国经济。政府应对疫情,应更有针对性,对于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收治力度,防止疫情扩散;而对于疫情并不严重的地区,采取简单的封停措施,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货物流通等现实问题。 政府正在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关心、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目前出台了部分扶持政策仅侧重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区域、行业、领域,从全面恢复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逐步覆盖更广范围的其他地区、行业企业。由于众多企业处于停工停业状态,无营业收入,支付物业租金及员工工资都发生困难,部分企业的现金流只能维持一、二个月,如果把缓缴改为免除中小企业抗疫期间的社保费用和税费,则对企业渡过艰难时期是一个有效支持。 金融机构保证企业信贷金额不下降,同时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对列入重点企业名单的,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 我们在期盼和等待的同时,还应该自己采取更多的行动。面对目前疫情导致的困难,复工和半复工的企业要最大限度保证人员安全,尽量采取在家远程办公形式,减少员工感染的几率。创造条件开启第二战线,线下转线上。一方面开展线上业务,探索新业务模式;另一方面,通过线上沟通等形式维持原有客户,并协调合同的延期执行。针对没有或营业收入锐减带来的现金流短缺难题,拟通过贷款形式渡过危机,同时争取通过网络促成项目机会。必要时收缩战线,将部分业务撤并,对于普通员工部分采取调岗,部分业务采取轮岗形式,同时进行一定规模的减员。对于管理人员等核心团队,采取阶段性降薪措施;部分企业拟采取减半发放工资措施,在危急时刻拟采取只交纳社保费用推迟发放工资措施。 面对疫情的创业企业需要冷静思考,鼓起勇气用企业家精神克服艰难,寻求和抓住创新发展的机会。当下信心是最重要的,总之,困难是有的,外部环境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企业的事情做好,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当下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三、 战“疫”下创业企业怎样寻找发展的机会? 我们正处于非常时期,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面对,也必须面对,才能度过难关,并在困境中成长。伟大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世界上的百年企业都是经历过1—2次世界大战并存活到今天的,他们靠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毅力。这次爆发的疫情再一次告诉企业家和创业者,打开格局,时刻要思考万事无常,永远保持敬畏和危机感,唯有惶者,方能生存。 许多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从事来料加工的业务,一直都扮演着跟随者的角色,领跑的那些大都来自于欧美日的发达国家。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其生产规模成为世界第一以后,他们的企业便陷入了困惑,找不到新的市场机会,也缺乏研发能力。 大危机下往往孕育着不可思议的新机遇。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暴露了各种弱点,同时也种下深刻转型的契机。 对于14亿人口的现代化治理的相关产业,未来一定会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如何管理好14亿人口的衣食住行与安全健康生活,是人类历史上都没有经历过的命题。未来,在灾备、防控、防灾、应急等方面,如何更好地服务14亿人口,让大家更好地增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带来一系列的产业机会。 所以在社会整个治理体系升级方面,中国仍有巨大的产业升级机会。业务上,体现为智慧城市、交通管理、医疗体系、农产业供应链、物流效率、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等;在产业链上,体现为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科技能力升级,包括更全面的数据化、智能化、更大范围的系统平台、甚至具备人工智能的灾备预测等等。各种新型科技力量会不断应用在如何更好地服务14亿人口的现代社会治理方法上。 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可是中国企业还没有为此做好应有的准备。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即表示该人口进入老龄社会。2017年中国老年人口就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17.3%。达到了2.4亿。此外中国还有8500万拿证残疾人,两者加起来和美国人口差不多。 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老龄化的进程有一些显著的特征: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中国老年人口预测到2050年代达到峰值,接近5亿,老龄化率将会达到34%,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并将在这一状态持续很长时间。 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需用的一些辅助用具,国外许多企业注重研发,制作的设备种类繁多。随着医疗和护理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著名公司的产品不断改良升级,推陈出新。研发出更加适合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产品。对于医疗老年人、护理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国外的同类产品已经形成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据统计,国外供选择的产品近2万多种,而国内可以选择的只有一千多种,与国外相比我们有极大的市场客户需求,却缺少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和研发机构。 中国进入了“新基建时代”,可是中国企业还没有进入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传统的基本建设项目就是铁路、公路、基建,今天的中国新基建是指以移动支付、通达的物流、优秀的冷链、中国的制造和云计算为基础,可以创造出巨多的应用型创新空间。 在中国各地开设奶茶店的创业企业,短短的时间里就有了7000家,主要原因是有了通达的“物流+冷链”。现在中国制造使得装修变得模块化且简单。连锁酒店一铺开就是4000多家,因为云计算,移动支付使得数据,信息及现金流管理更高效。瑞幸咖啡加盟店全国达到了4500家,创业不到一年估值20亿美元。其成功之路的宏观逻辑就是用手机支付高效得替代掉传统支付,提高效率,留下数据,用云计算使得营销更高效,供应链和管理成本更低,以及更多。 四、 有哪些平台可以为创业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为了落实“六稳”要求,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有效缓解当前企业运营中的各项压力,帮助中小企业和创业、就业者渡过难关,我们看到中国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出了“创业工作”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在困难时期进行资源整合,帮助就业者拓宽就业渠道,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这是中国双创作为国家级创业创新平台在特殊时期应有的社会担当。 据我了解,中国双创平台上的企业“服务”平台将引进大量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同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法律等基础服务之外,还集成了“办公孵化”、“产品研发”、“融资服务”、“市场营销”等高端服务”,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人才布局和市场布局,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帮企业共同渡过难关,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帮助企业度过当前的难关。 战“疫”之下的创业企业摆脱困境,需要招聘合适的人才。目前企业招工计划和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都会因为疫情推迟。新上线的中国双创“创业工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在线人才招聘精准服务。其中,社会招聘渠道集合线下政府和企业资源,提供中国双创人才库、“网络招聘会”、线下“招聘会”、“兼职招聘”等精准服务。同时,我了解到中国双创会联合各个高校,让企业走进高校面对面选拔人才,还将为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和两年内的退伍军人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帮扶服务。 历史向我们证明,每一次大的困难都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汇聚到中国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和资源,整合自己的资金、人才、市场,开展更多的在线服务、在线交易,主动出击、把疫情带来的冲击降低到最小,摆脱困境创新发展。 感谢杨华东先生的精彩分析,中国双创将进一步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对毕业生和创新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就业者和创业者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杨华东,72 届校友,创新创业专家、中国创新创业导师库主席团执行主席。1972 年从山东省实验中学应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第 50 师服役。1978 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学习,大学毕业时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和北航的需要,经空军政治部批准退伍留校工作。1982 年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深造后,承担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系统工程教学任务。1990 年考取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金融和项目融资高级研究班,”系统学习研究了投资证劵与金融保险的理论和方法。学成后继续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并担任了管理系统工程教研室的负责人,主讲《运筹学与系统分析》和《管理系统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