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在线 > 新闻在线 > 正文
张怡(96届)——开创大学评书表演专业
时 间:2021-12-10 04:20:00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京城首位“女”说书先生张怡是影视演员出身,美。不过,她的美,不在五官,在气质——自然、亲切、灵动。她的办公室在5层,老楼没电梯,只要有访客,都是楼上楼下亲自接送,还一个劲儿道“对不起,让您爬楼了。”她带着学生们去平谷演出,回来的路上遇大雾,她有些害怕,但随即想起了书馆里经久不息的掌声,于是她跟自己说:“这一切都值了”。40岁的张怡瘦弱如柳,很像林黛玉。别说话,一说话,了不得,中气十足,一串串的话,如珠落玉盘,干净利落脆,真有点惊天地泣鬼神的穿透力。原来,她竟然是位“说书先生”!不仅如此,她还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让评书落户北京戏剧艺术职业学院——开创了北京第一个大学评书表演专业。
真正的女说书先生我们身边有不少出色的女说书先生,醒木惊天,书声铿锵,一把折扇,上下翻飞。说起李逵张飞,也是怒目圆睁;说起沙场叫阵,也是“哇呀呀”咆哮。《三国》、《隋唐》,那是男人的天下,她们把男人的谋略都装进肚囊里,也许正是如此,我们说,她们是说书的大先生,却忘了,她们是说书的女先生。张怡不一样,她说《红楼梦》,水中月般的红楼,没有横刀立马,只有水一样的女子。她一出场,书未开场,已是笑靥如花;她坐着说书,因为不需要大的身段,一方手帕,一袭旗袍,张口是“阆苑仙葩,美玉无瑕”;举起的兰花指,捏尽了人世间那点儿小心事。她说晴雯,我们就看见了女中君子;她说薛蟠,我们就瞧见了泼皮无赖。她不说天下事,只说园子里的那点儿事。嘿,倒给我们说哭了。于是,这千年的说书行当,在这个新时代,款款走来了一位女先生。人们说,她是京城第一位说书的女先生。
大学评书专业的开创者前面咱说了,张怡是影视演员。她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工作在“八一厂”,演过戏,配过音,主持过节目,尤其是台词功底扎实,真正的“说的比唱的好听”。2012年她转业到位于马家堡的“北戏”,任教影视系,从此成了一名大学老师,可偏偏放不下评书——您也许不知道,12岁的小张怡就拿下过《故事大王》杂志社主办的“故事大王”冠军。曲艺行向来是师父传帮带,立门立派,口传心授,否则也就没有那些沸沸扬扬的师徒翻脸的故事了。郭德纲说他“母校是清华”的,毕业于“湖广会馆对面”。如果郭先生真的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他会怎样上课呢?这事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张怡当了大学老师后,破天荒地创办了“评书”选修课,这在全国艺术类专业院校尚属首例。2016年10月“北戏”成立曲艺系,开设鼓曲表演和评书表演两个专业,这在全国也尚属首次。这也意味着,评书,这个来自民间的草根艺术,被一位女说书先生带入象牙塔。千年的师徒相传,就这么华丽丽转身为师生相扶。张怡说,学院授课就是利用大学优势,提高曲艺学员各方面文化素养。此外,门户之见也是曲艺传承的一大掣肘,很多热爱曲艺的孩子问艺无门。学院教育恰恰突破这一点,公开给了孩子们一个求学的平台。
一对一口传心授很重要“北戏为学生外聘了大量的名师,刘兰芳的徒弟、田连元的徒弟、田战义的徒弟都在我们这里任教,学生们可以学习不同流派的艺术,集众家所长。”但是,张怡也强调说,“在学校几年里学好基本功,懂了曲艺是怎么一回事儿,最终还是要入门入派,认祖归宗——因为各门各派都有它的特点,真正的传承说到底还是要回到一对一的口传心授。”曲艺界有“三年徒弟选师父,三年师父选徒弟”的说法,在张怡看来,大学教育不过是把“师徒互选”搬进了校园,说白了,还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北戏”有书馆,叫“北戏书馆”,公开演出,每周一场,观众满坑满谷,妈妈推着婴儿车或奶着孩子听书,是这里的一道奇景;有来不了的“书座儿”——也就是观众,会提前向张怡“请假”,也是这里的一道奇景。此外,“北戏书馆”还在平谷开了分馆。两个书馆跑,张怡带着学生一年演出200多场。张怡说书,着实为了托捧学生。在“北戏书馆”的书单上,樊磊的《康熙私访》、邹博伟的《东汉演义》、田珺的《包公案》,最后才是教师张怡的《红楼梦》,这叫“大轴”,又叫“攒底”。“北戏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攒底’人才。走出学校,都能独当一面。唯有此,评书才不死。”眼看着“樊磊粉”、“田珺粉”、“小邹粉”越来越壮大!张怡说,“这是我今年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礼物!”
简介:张怡,实验中学96届校友,毕业于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协曲艺教育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东城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主任。
上一条新闻:校友航船 扬帆远航下一条新闻:一轮秋月,满目清辉,中秋佳节,拜托明月清风,传送爱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