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文苑 > 正文
回忆人工栽培灵芝
时 间:2019-07-16 07:23:03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1972年底,学校按照“五七指示”办学方针的要求,决定开展人工栽培灵芝项目。
杨永执老师在指导学工劳动的同学栽培灵芝的方法
1973年1月,我高中刚刚毕业。2月12日春节刚过,寒假未结束,班主任穆曰惠老师叫我回学校,介绍我到了灵芝组。
人工栽培灵芝是白手起家的。第一天生物老师、灵芝组组长杨永执与朱宪祖老师和我开了个会,讲明了学校开展人工栽培灵芝的要求,接着布置了各自的任务。随之,我们即刻分头行动开始了筹备工作。
杨永执老师早年在菏泽一中任教,1962年调来实验中学。在菏泽一中时,杨老师经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在校内开垦出植物园,组织学生开展嫁接实验。尤其是运用杂交、定向培育等手段,培育出著名的“有色安哥拉兔”。这一成果参加了1955年团中央主办的全国少年科技展览会,获得少年科技特等奖,获得金质奖章一枚、奖旗一面。后来还参加了莱比锡国际展览。老师在1956年代表学校出席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杨老师还曾与人合作翻译了《有花植物分类(第二册)》。杨老师的这些经历都是我们开展人工栽培灵芝的重要基础。
灵芝组工作室设在理化实验室南面的三间空闲的理化教室。我们请学校的木工师傅专门制作了无菌接种箱,周转箱。购置了高压灭菌锅等专用设备,在轻工研究所购买了菌种,在济南军区258部队木工厂购置了锯末,添置了必要的操作工具设施等。经过简短的准备,即开始了培育二级菌种。3月初,第一批试种成功。培养室在改造的教室里增加了火炉、喷淋等设施,以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
为了扩大规模,又专门制作了两个较大的无菌接种箱。尝试了从室内向室外栽培的实验,并一次成功。即在6月份至9月份期间,在教室屋子的前廊,用红垒砌池子,盖上糊着白纸的玻璃,适当在砖体上洒水以保持温度湿度。创造性的尝试了像蒸馒头样的常压灭菌培养基,也是一次成功。一个周期40多天,可以收获40斤灵芝子实体。
灵芝属蘑菇类,担子菌纲,温性滋补。我们在山东省中医院研究所进行了有效成分提取,在专家的指导下制作了饮片,粉剂,糖浆等剂型。具有降低胆固醇、转氨酶,增生白血球、血小板,具有强心,保肝,镇静,止血之功效。用过的人有说,口服粉剂对出血的痔疮效果明显。
当年,我们学校人工栽培灵芝做法尚小有名气,在国内同行中无菌污染率、成活率、子实体成柄率等均属前列。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某农场、杭锦后旗某建设兵团、菏泽二中等单位慕名前来学习考察。向济南33中、37中进行过技术指导。人工栽培灵芝为学校开辟了校办工厂的新项目,为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学习真菌栽培搭建了新平台,为学校创造了经济效益。
1974年秋我离开学校以后,仍然关心着灵芝的情况,时常听到老师和学友说,栽培灵芝的事不断持续发展。1982年2月,杨永执老师给我的信中说,学校决定继续扩大规模生产银耳、猴头、灵芝等使用菌,供出口用。后来,随着教育改革和转型的需要,人工栽培灵芝停产了。
我很怀念在灵芝组的工作生活,那是我在实验中学难忘的一段岁月经历。杨老师事业心责任感很强,肯动脑筋善于钻研,工作孜孜不倦有很干练,整天精神抖擞,充满智慧,有着使不完的劲头,浓浓的湖南口音很有特色。杨老师的为人做事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留下了积极深刻的影响。在灵芝组跟着杨老师工作一段是我人生中一大幸事。
2019年6月9日
作者 苗立泉 72届校友
上一条新闻:未来,你好!下一条新闻:校友佳作赏析——张广俊(68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