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文苑 > 正文
那平房,那小院……
时 间:2019-08-04 05:43:20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转眼,那旧居拆迁就满30年了!
住久了楼房,还真的挺怀念那个平房的家,怀念那曾经的小院,怀念那个小院里装载着的童年生活与邻里之情。
谈起人性时,曾对朋友讲过,一直喜欢砖的样子,质朴、厚重。
那些年,我们家就住在红砖砌墙、红砖铺地的平房里。
我的旧居,是一座老房子。据说,是解放前一闫姓律师的私宅。
解放后,济南铁路局公安处将此处买了下来,作为家属宿舍。所以,当年院里居住的,是清一色的铁路公安。
我们家,是由于父亲工作调动,于1953年由兖州搬来此院的。当时,因为人口少,就住在后院的三小间南屋里。
那时,我还没有出生。
这座小院,住了九户人家。
高高的门楼,甚是威严,门口还有两个青石台。可是,上面却无应有的石狮子。
门楼下一间小屋,应该是门房,住着一户人家。
拐过来三间东屋,据说是那律师的客厅。房顶甚高,房宽近5米,属两明一暗型。中间不是墙壁,而是花欞子,糊上花纸,甚是好看。
我们家,从1958年至1987年拆迁,一直居住在这三间平房里。
由于独特的房型布局,我们家形成了一个狭长的独立小院。院里还栽了两棵树,一棵香椿,一棵梧桐。
“文革”初期破“四旧”,父亲就是在这树下,几乎烧尽了我所有的书籍。
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后,我们小组的同学,就会相约到我家写作业。
当时,我家有一张较大的七个抽屉的写字台,状似现在的老板台,只是过于朴实而无华,一点也不鲜亮。
写完作业,桌子中间摆上几本书,放根竹竿,这张写字台便成了乒乓球台。
须知,那个年代的课后业余生活非常单调,而打乒乓球又是一项十分红火的体育运动和群众健身活动。所以,每天打打乒乓球,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哪怕是在极简陋的条件下呢。
也许,至今还会有同学回忆起那时的情景……
那个年代的济南,夏天很热。白天,炙热的阳光晒透了屋顶。一直到半夜,屋里的温度也迟迟不肯降下来,令人难以入眠。
每到晚上,我们都会抬出床板,放在院子里,铺上凉席,尽享夏夜的凉风。或是聊天讲故事,或是睁着眼睛数那天上的星星……就这样,慢慢进入了梦乡。
夏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悄悄流进了我家的小院……
现在想想,倘若没有院子,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记忆中,那时的冬天,似乎只有寒冷、寒冷。几场西北风刮过,树叶凋零,地面冻硬,河水结冰,冬天的样子就出来了……
那时候的雪,很大很大的。
雪消风住后,我们会把小院中的积雪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大大的雪人。苦于没有过多的东西来装饰,总是拿两根树枝当雪人的手臂,头上再扣一顶破旧的草帽。然后就一直傻傻地看着,担心会被别人拔掉。
有时,积雪太多,我们也会和大人一起,拉着地排车去河里倒雪。
那时,我们是西院,对面还有一个小院,住有五户人家。
后来,济南铁路局统一管理住房。一块白底黑字、上面带有鲜红路徽的标牌,悬挂在了大门口,我们这两个院就被冠以“济铁第36宿舍”。再后来,院内住户频繁变动,已不再限于公安部门,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铁路宿舍”。
两院相对,中间有一条不长不短、但较为宽阔的胡同。
这胡同,就是我们儿时的玩耍之处。它见证了我们童年所有的游戏,跳房,扔沙袋,踢铁盒,抽陀螺,还有女孩的跳皮筋……
这样的童年生活,一直留在记忆中。
住楼房,已经几十年了。那么,究竟怀念平房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怀念平房、院落的那种氛围,怀念邻里之间的那种关系。
无论什么时候想起,心中总会泛起涟漪,往昔的日子就会浮现在现前……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千真万确!
那个年代的邻里关系,相互关心帮助,相互体谅包容,情似亲人。有句话说,拆了墙就是一家子。仔细想想,这句话一点也不过份。
那时,住在平房,出出进进大家一目了然。进东出西,串门啦呱 ,小院无秘密可言!邻里相处"没有防线",家家都是"透明"的。
平时,谁有事出门,给邻居打个招呼,不用锁门就走了。出门时间若长,钥匙自然就留在了邻居家。
那时, 谁家有了大事小情,四邻八舍都要跟着忙活。邻里之间和谐平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非常"简单,痛快"。
您瞧,这小院气氛是多么和谐!
平时,谁家吃什么饭,几乎全院人都能知道。张家剁饺子馅的声音,李家炖肉的香味,满院子都能听得见、闻得到。
那个年代,家家日子不富裕,逢年过节改善生活,总忘不了给邻居送去一些,你送我一碗饺子,我给你端一盆凉粉。有点新鲜东西,大家都会拿出来,送给邻居尝尝鲜。
东西不一定要好,但情意在那儿摆着呢。
说到吃,还有一件令小院人家津津乐道的事情。那就是,“烙单饼”。
烙单饼,是我老家的“名吃”。来到城市后,父母也把这一“特色”带到了小院,经常向邻居展示“绝活”。
大凡星期天,母亲早早地就和上了面,父亲则熟练地支上了“鏊子”。我们明白,今天有得好吃了。
其实,要烙得一手好饼,也的确不容易呢。
首先,面要和得软一些,揉得光滑滑、软绵绵的。看母亲擀饼,就像看才艺表演。只见她手持尺半擀面杖,一手抓面,一手擀面。瞬间,只见面团在母亲手里上下翻飞,前后延伸,不一会,小面团就变成了薄薄的、圆圆的单饼。
而此时,父亲烧的鏊子也恰到好处。他一手往鏊子下填木柴,一手用竹批子翻饼。只见饼儿上下翻动,不一会就熟了,而且没有一点糊的地方,饼的香味也随之飘溢开来。
现在想想,当年父母亲烙单饼,真的是配合默契,令人称奇。
而正是这一手绝话,也引来邻居的“欣赏和参与”。
只要鏊子一撑,许多人家就会立即和面,然后端到母亲正在擀饼的案板前,有时竟排有面盆四五只。
这正是:撑起鏊子烙单饼,引得人家都来做。
这烙单饼,也成了小院趣事之一。
您瞧,这小院气氛多么祥和!
那时,我们家同隔壁人家关系特好,形同一家!
只要天好,小桌往院里一摆,两家人就凑在一起吃饭。那情景,今天的邻里,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还有东院的张兄,因其家中面积较小,故每天下班后,把自行车往胡同一放,即上我家聊天喝茶。日子久了,他家人也摸清了规律。到得吃饭时间,只要站院门口一望,车子已在,便去我家喊他。殊不知,他已在我家端起了酒杯……
您瞧,这邻里关系令人羡慕吧!
住平房的那些日子,总觉得天是那么的蓝,地是那么的阔;每一天的心情呢,也总是那么的舒畅!
直到有一天,那地方被拆了!
平房轰然倒下,小院荡然无存……
那是1987年的6月中旬!
小院的日子,已经过去许久了。
小院里的岁月,那情、那景儿,那人、那事儿,恐怕是这辈子都忘不了的。
其实,平房拆了,小院没了,并不是最根本的遗憾。
真正让人遗憾的是,那种邻里似家人、相处无间隔的生活,也随之消失了。
房子一天天变大,日子越来越斑斓。而我,也越来越怀念记忆深处的小院,怀念院子里热闹而又悠长的日子。
现在的楼房越来越高,人情却越来越淡薄;一扇铁门哐当,老死不相往来。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多咀嚼、品尝个中的味道呢?
难忘平房,难忘小院!
红砖青瓦里的岁月,带给我的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2016.8.31
作者 王新华 71届校友
上一条新闻:距长城摄影周开幕15天|代言人张保田:追寻远去的长城下一条新闻:校友佳作赏析——张广俊(68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