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文苑 > 正文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孩子信仰科学开始
时 间:2021-06-06 05:15:25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今天的孩子还有科学梦吗?
一个伟大的猜想、梦想的悸动,或许只是源于一束光。一束光,可以照亮另一束光。
在清华大学的新清华学堂,炙热的光似乎还未散去。大咖科学家王志珍、“最年轻的量子鬼才”陆朝阳、新冠疫苗科学家张林琦等8位重量级中国科学家在此一一登场。与他们对话的是一群懵懂少年。
但“懵懂”少年也是凡尔赛高手,小小年纪挑战陆朝阳:“他们问得都很高深,我来问个基础的。量子相干叠加态与量子纠缠有什么区别?”
“懵懂”少年也有高远梦想,来自大凉山腹地的颁奖少年欧云皙眼泛泪光:“袁隆平爷爷说过,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可是该怎么做呢?我想先要破土而出,该冒头时就冒头。……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拼命学科学,希望以后能考上哈工大,做一粒国家的好种子。”
这是首届“腾讯青少周”中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的活动现场。一问一答间,浩瀚宇宙、微观世界、未来之变在眼前一一展开……这些孩子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因科学而萌动,因腾讯而相聚。
他们是幸运的,不止对话科学家,还体验到探索未知、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所具有的乐趣。青少年对于科学的渴望,需要被肯定、看到、支持。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有预测作用。而大部分人的科学兴趣是在14岁前建立的。
1985年10月29日,少年马化腾在14岁生日时向家里索要一台准专业级、八厘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价格不菲。起初父母坚决拒绝,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马化腾在日记本里写着"父母扼杀了一位天文学家的梦想",于是咬咬牙,还是给他买了。
1986年4月11日,深圳的一位初三学生宣称他是全校第一个看见了哈雷彗星的人。他拍下照片,还兴奋地写了一篇观测报告,投寄到北京,结果获得了观测比赛的三等奖。这位学生就是14岁时向父母“任性索要”天文望远镜的马化腾。
造化弄人,冥冥中的命运让中国少了位优秀的天文学家,却多了名商业巨子。今天的马化腾依然保存着年少时的天文梦。他在腾讯刚刚发布的新书《成为科学家》中提及:“希望今天有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把‘成为科学家’作为自己的梦想,把科学探索视为新时尚,愿意将科学精神发扬光大。”
今天的孩子还有炙热的科学梦吗?
有是有的,但情况也许并不如想象中乐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24.5%的均值。
2020年,《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未成年人未来想从事的职业中,艺术家、明星、游戏玩家排名高过科学家。有专家表达担忧,相较于上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了。
也许有许多小镇少年曾遥想过自己成为科学家的样子,但很朦胧。科学太神秘,他们无从涉足;连科学家的后脑勺,他们想见却未曾见过。直到长大以后,梦境依稀淡去。他们有的被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吸引住了目光,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有的埋首纸堆,成为小镇刷题家……
未见浩瀚宇宙,怎知梦想之大?我们无法苛责一些孩子缺乏对科学的敬畏与热爱。青少年的科学启蒙需要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支持。
我们的学校已经在努力,但无法否认经济社会、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带来的现实差距。科学教师短缺、课程资源单一、社会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很多乡村、小镇甚至城市都存在。现实条件限制着孩子的科学想象力。他们太需要一扇窗户,让科学世界的光照在自己的身上。
让科学成为孩子的理想
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曾历经十年开展社会调查,出版《我们的孩子》一书。书中直指美国梦的幻灭和日趋森严的阶级隔离。在美国梦存有的年代,无论是否血脉相连,有人把身边的孩子视为“我们的孩子”,这驱动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把视角转向我们的国家,今天的中国梦,需要社会、企业给“我们的孩子”加把劲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其中关键在于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的提高。
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企业。其自身的发展前景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科技人才资源紧密相关。能量越大,责任越大。支持科技发展,既是企业自身所需,更是跳出商业利益考量的向善价值取向。
过往几年,当互联网企业产品渗透到十亿级用户日常生活之中后,全球范围内人们对科技公司发生了情绪的变化。从人类基因编辑滥用,到脸书在美国大选中的隐私泄露,人们对全球科技公司的巨头,现在普遍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它们从“人类生活革新者”的神坛上跌落了下来。
所以,当一家企业越往上生长,越需要把创造社会价值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稳。
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亚马逊专注于利用其独特的资源和文化,打造长期、创新和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激励贫困社区的儿童和年轻人学习计算机科学,向流浪者提供捐助,这些公益善举让亚马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升级。
谷歌的一位创始人于1999年提出了“永不作恶”的企业宗旨,并一直沿用。Google声称“不作恶”已经成为他们的身份和价值观的核心支柱之一。
2019年,马化腾一锤定音,将腾讯的使命和愿景更新为“科技向善”。从谷歌的“不作恶”到腾讯的“科技向善”,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观能动性看上去又向前了一步。
前不久,腾讯再次战略升级,宣布“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首期投入的500亿元将用于对基础科学、教育创新等领域的探索、支持。
从小仰望星空,怀揣天文梦的马化腾,虽然没有成为科学家,但一直对“科学家”有着格外的关注,甚至有许多从商业角度看不计回报、不问西东的投入。
2年前,腾讯还曾因为给优秀年轻科学家“发钱”引起社会关注。那是腾讯投入10亿元设置的“科学探索奖”——从2019年开始,每年将有50位不超过45岁青年科学家获得科学探索奖,每人奖励60万元,连续5年。和其他大多数科学奖金不同,科学探索奖的奖金是可自由支配的,不仅可投入于科研,也可以用于改善获奖者的生活。
未来的科学家始于现在。除了支持基础科学研发,腾讯还尤为关注面向青少年的科学启蒙。2013年开始举办纯聊科学的WE大会,2019年推出一个专门为青少年开发的“WE小会”(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今年5月,腾讯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首个合作项目“腾讯青少周”,试图通过“青少年科学小会”和“艺术行动音乐会”两场核心线下活动,连接全球顶尖科学家、艺术家等资源,通过互联网将优质教育资源和内容输送更多孩子。
马化腾在《成为科学家》一书的序言中解释了自己的动机与目标:腾讯希望一方面能帮助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青年科学家,让他们在寻求创新又尚未最终突破的“爬坡期”,得到雪中送炭的帮助,心无旁骛地继续攀登科学高峰;另一方面,向普通公众展现“科学的世界”与“世界的科学”,让科学家走到聚光灯下,成为公众特别是孩子们眼中的“明星”,让更多人受到科学精神的感召。
一份有尊严的工作,才会更容易成为孩子未来向往的职业。让科技工作的环境更好、价值感更强,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这件事,腾讯在做。
让科学“下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童年时期能见到不屈不挠、毫不妥协和思想鲜明的榜样,这对于他成人是很大的幸运。”
让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的偶像,不仅是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养成科学思维。
科学家在成长的道路上无一不经历挫败、打击和质疑,但都因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坚韧不拔等精神品质而不断超越过去。这种精神应该成为更多青少年人生的灯塔。这可以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斩断人生之路的荆棘。
成为科学家有偶然因素。一个人当然可以不做科学家,却不可以不受科学精神的滋养。面对未来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有科学素养、科学思维,才会更好地带着探究、务实、创造精神去完成各类工作。而实现这些,需要有人把遥远、抽象的科学精神变得直接生动、可感知。
刚刚结束的“腾讯青少周”带给孩子不错的体验。科学家是严肃、高高在上的?“青少周”打破了这个种脸谱化的科学家形象。“科学家面对面”场外活动,孩子们的提问脑洞大开,“冰河期真的会来吗?”“人类有可能火星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与小朋友们在来回对答间直言“这个问题可以说难倒了我”“这位小朋友是百毒不侵”。
科学小会结束后很多孩子将科学家团团围住,主动“拖堂”想多问些问题,甚至科学家们还和孩子交换了微信,答应他们以后可以常常交流科学问题。
此次活动还发布了首部面向青少年的全媒体科普书——《成为科学家》,深度讲述科学家有喜怒、有坎坷、有温度的人生,为孩子建立受益一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11.55%,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4.93%。让科普下沉,打破城乡鸿沟意义重大。今年“腾讯青少周”的活动之一“科学家直播间”,专门走进了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学校。通过实时视频,科学家与大山里的孩子线上“零距离”交流,亲切回应他们有关科学的奇思妙想。
“腾讯青少周”就像一座帮助孩子走向科学、走近科学家精神的桥梁。连接全球顶尖科学家资源,让科学家走到聚光灯下,用互联网技术消解城乡之间的资源鸿沟,这不仅将世界前沿科学带给更多的中国青少年,还让基础科研更受尊重,让科学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天才往往扎堆出现,科学发现也常常出现爆发期。”马化腾在《成为科学家》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如果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为现实世界着迷,被科学精神点燃;如果他们专注地观察望远镜中的遥远星光,不停追问‘宇宙究竟如何运行’,而他们的好奇心不断得到鼓励,想象力持续得到引导;如果我们更加尊重科学,更加敬重科学家,更加敬畏未知世界……那么,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迎来世界级科学大师和科研成果的‘寒武纪’大爆发。”
以科学精神照亮未来。这个未来里,有年轻人的科学梦,也有国家更加自信的姿态。这也许就是腾讯“科技向善”的其中一层含义。
结语
科学探索不是一周的事情,而是持续每天、1年、10年,甚至未来无数年的坚持不懈,才能让人们看见科学的力量,直至去拨动宇宙之弦。
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腾讯一样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站出来,不求回报地搭建平台、撬动资源,帮助孩子领略科学探索的魅力,看到未来值得成为的自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能起多大作用,懂不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科学梦的延续和探索。或许下一个牛顿、爱因斯坦,下一个钱学森、袁隆平……就在这些接受科普教育辐射的年轻一代中间。
参考资料:
[1]. 浪鹰:马化腾一梦33年,锌刻度
[2]. 腾讯科技升级1000天:团战、登月与烟囱革命,人民网
[3]. 给50位青年科学家一人发300万,这事靠谱,环球时报
[4]. 腾讯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启动首个项目““腾讯青少周””,金融界
[5]. 周超臣:让马化腾蹲守的这场直播,7位科学家把我们带向何处,虎嗅网
[6]. 腾讯发布新蓝图,“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成为核心战略,首期投入500亿元助力中国发展新格局,中国网
作者:石井
编辑:叶正新 新一几 张亚超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The End
上一条新闻:专题音乐节目《音符。座标。路和海》—记68届校友张广俊下一条新闻:校友佳作赏析——张广俊(68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