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文苑 > 正文
读李鸿杰老师的书(李晓荷 2017届)
时 间:2021-07-28 06:35:53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作者: 李晓荷 2017届校友
这篇计划着要写,已经半年了。总想着要拖到心思饱满了,再品品这两本小册子,说说省实验高中里那位只打过几次照面的先生。那位被投诉不好好搞应试教育的、选修课火爆到有人来站着蹭课的、带着孩子们弹古琴的先生。
李鸿杰老师不是我的老师,不过,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是他的学生。高二的时候我搞混过一次,问舒雅小朋友:你高一的语文老师是他吗?她超可爱地喊了一句:啊?我何德何能!
那时候,QQ空间总有人转李老师说过的话。
有人还整了一个Word,嚯,太有意思了。李老师说,大侠的标准之一就是不黏糊。李老师还说,钟表不是个好东西。李老师讲诗词,酷爱聊巫鸿的“重屏”,还被做成了表情包。
李老师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什么是“木”不是“叶”呢?——“木”有尸体感。
我加了那位整理文档的同学,是孔同学,也聊天,不多,四五年了,今年才第一次正式面基。简单地提了提杰哥,“后劲很大”。之前有一次,孔同学和我说,感觉高中年代做了这么一个整理,想起来,嘿,真不错。孔同学好酷,在北京念书的时候,每周骑一个多小时的车去北大听课,还分享给过我他向北大的同学要来的笔记。见到面,果然是脚踏实地又活力四射的人。
这几天,对着他送的漂亮的书签,觉得不能再拖了,至少把这点读书的心得记下来。写出来。
就是这么两本小册子。
李老师的课,我只蹭过几节,记得他有讲过寒山和美国自然文学,记得他喜欢引用“落花犹似坠楼人”和“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两句。书里果然有迹可循。读的时候就在想,高中的时候为什么没买来翻翻呢。多好的诗词启蒙。
单就启发性而言,我觉得《解读的困惑》更好些,这一本简单而比较全面地谈了绝句的赏析。序言里,老师举06年山东语文高考的《晓上空泠峡》为例,破析“惯行不解愁风水”一句,按照高友工和梅祖麟的理论,“不解”不当是纤夫的“不在意”,而是不解乘客之惊恐。老师说,我们日常解析诗句,容易犯单一化和唯语法化的倾向,这不是应有的门径。07年考的古诗是《出关》,“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争得”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不能简单视作“虚词”,它被沈祖棻称为“勾勒字”,承上宕开一笔,引出下文,如画家作画,用墨双钩轮廓,以便渲染。
这就很有意思了。
更有意思的在后头,孟浩然的《春晓》,人人会背,可是到底好在哪里?“唯钟惺四字道着”——“通是猜境”。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错的,没有出门,搁屋里遐想着呢。
禅机点破的东西,听到一条算一条。
书里介绍了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与关联,并以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为例。“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全从侧面写森森的雪意,四句即可交卷。
“绝句”的“绝”,本来有“断”的意思,又有“妙”的意思。
说意象,尤其是五言绝句的意象。二十个字,其实是包含着对“句子”的放弃,而强调单个字的“具足”。其中每一个字,必须超越其自身的词语属性,而含有更多的情感信息内涵,经得起千万的诵读和琢磨。而诗人喜欢用的自然意象,在可感性上都不会模糊;优秀的诗人,能让全诗所用的所有意象共同发力,为抒情服务。
区别“夕阳”和“落日”两个意象,是李老师自己的读书短札。两个意象的不同,不在和煦与荒凉,松浦友久定位夕阳为“那一刻淡薄的光即将消逝的瞬间”,而“落日”则更具动态。时间感,问题是在这儿。
静态意象相当于语法意义上的名词,动态意象则涵盖了语法意义上的动词、形容词等。说,形容词的作用不是限制,而是强调。语法意义上的关联度弱,则其感官体验就愈强,“当诗人觉得「孤鸿」、「孤雁」不过瘾的时候,便使用「断鸿」、「断雁」,似乎更能由雁的存在状态直指诗人的存在状态”。又如“风叶”比“风中叶”更加突出了“叶”的状态,产生了跨度,对于诗歌意象来说,状态比存在重要得多。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张力”。
读到这儿,我想起杰出的批评家詹姆斯·伍德曾分析比喻的奥秘:“不论何时,你越轨将x比作y,两者间总会出现一个巨大的间隙,你会让人意识到x和y之间根本不搭界,但是同时又令人意识到这种越界之中包含的匠心。”从小小的震惊,变成了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感觉。
老师赏析“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岸”是空间的平面标志,又分割了平面,而“危”将桅杆的高又凸显得极好,直插夜空,撑开空间,它们构成了立体的博大空间,小舟的孤立感就更鲜明了,进而是诗人的漂泊感。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视觉的有触觉效果,触觉的有视觉效果。老杜的排布极有讲究,若说“香雾湿云鬟”,则目的感太强,莫若削弱逻辑关系、锐化感官反应,进而塑造了思念中的那个人儿的完美,进而,是强化了思念。
“似语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句式的部分,讲结句的疑问、否定、比喻、判断,讲写景作结之妙,讲孤立,讲翻叠。
这些知识,许多是引的前辈的著述,这样组织成一套教材后,让人记得很深。已经是老师自己的东西了。
“语言永远是苍白的,但表达又是必须的。”
这种表达的渴望,敦促他在去年又出了一本小册子,《卷帘看》,是古诗和古画的读记。公众号推送里就一本正经地说是要卖布袋子,买他订制的“卷帘看”字样布兜,送书一本。买椟赠珠,划算。
顺便帮老师带个货吧:这个布袋子,可以装下整个生活
书里有许多的古画,配着慢条斯理的品评。讲卧游、讲题画诗、讲画中画。讲赵孟頫的那幅鹊华秋色,说,站在汇波楼上远眺华不注,渺渺茫茫。便跟着他畅想,从大明湖望到小华山,在几百年前是个什么样子。乾隆皇帝真行,八百里加急让人把画从紫禁城取过来,在城头上,比着济南城实景,就在那儿看。
自然是讲了许多山水画,说,空阔的世界总让人感觉很慢。
老师更留意画中的小角落。
看青苔,看最难点的那几片青苔。“青苔是阴面的使者”。青苔是静寂的标志,只有在虚静之中,才有真正的活泼和愉悦。嗯我明白,他心里是有那种精微的沉潜的。
看船篷,蹇驴,杖,都是文人心的信托。杖调节着画中人的速度,画中的道具决定了人的姿态,人的姿态又决定了山水的姿态。
看卷起又放下的帘,看栏杆,看主人旁边懵懂的、小小的童仆。
“挂在墙上的,不过是对现实世界的对抗。”
最喜欢他讲背影的那篇。老师论倪云林,说,山水中的无人,其实是人已离开,山水都着那个离开的人的色彩。文人山水画的极致,就是画幅里走了的那个背影留下的残山剩水。
老师说,真正的理想主义,就是一去不回。
其实第二本,比起印成书,更适合做成公众号推文。格调是闲适的,图片也可以更高清些。许多地方,谈得略浅显了。不过没关系,想到实验那帮穿着蓝布衫的小孩,还偎在他的讲台下边,看着他飘逸的板书,那,看不到板书,只读读字也好。
我脑海中常常有这么一句素朴的回音,“人要有点精神追求”。这不是哪个老师的谆谆嘱托,这句话里好像有很多人的声音。汇聚起来变得简单明澈,提醒你,焦虑的焦虑之外,是可以有一颗定海神针的。
去消受那种美丽。
上一条新闻:朗诵 | 一起走过的日子下一条新闻:校友佳作赏析——张广俊(68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