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文苑 > 正文
我与济南日报那点儿事
时 间:2019-09-27 08:47:08    来 源:实中校友网    字体:[增加 减小] 打印我家与济南日报社只有几十米的距离。我住在复兴大街,济南日报的那栋红色砖楼则横亘在经七路上。一纵一横,只要出门,报社是我的必经之路,也就有了许多交集。
报社的传达室也在复兴大街上,大门面向西。晚上,我从戏匣子里收听广播,只要毛主席发表了“最高指示”,我和小伙伴们就会跑到报社的传达室沿街的窗口,垫着脚尖儿领取到一张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精制小卡片。从广播到文字,那是一段最短的距离,真可谓得天独厚。
报社的门口是有报栏的,起先报栏是在复兴大街上。报纸双开,一正一反,版面儿也不大。后来报栏移到了经七路上,报栏的幅度也加高加宽了,那是因为报纸的版面在不断的增加。自打识字的那天起,我就时常在报栏下驻足。
除了在报纸上阅读时事新闻,看得最多的还是文学版面。小说、诗歌甚至还有相声都能在文学副刊上阅读到。我喜欢文学作品。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还能够听得到报社里面的印刷机节奏明快的声响。熟悉的人当中,谁的作品发表在了报纸上,或者有谁的事迹上了报,那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单位上的“笔杆子”的文字见了报,哪怕只有一块“豆腐干”那么大小,他或者她,也会拿着报纸在众人面前摇摇晃晃,笑眯了眼。这时也就会有同事敲他们的竹杠:“什么时候拿稿费请客呀?”
请客的事情是会有的。大家一边嗑着瓜籽儿,嚼着糖果,一边分享这生活中的插曲。能把手稿打成铅字印刷出来,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我也开始有了这个傻傻的梦想。
带着梦想去爬“格子”也就有了动力。一张方格稿纸,300个方格,一笔一画,把字写得端端正正,一个字一个字的修改,一张纸一张纸的填写,胳膊也累得发酸。若是在三伏天,也要出不少的汗水呢。稿子写完了,心情却是忐忑的。有时直接投进邮箱,有时顺路就把稿件放到报社的传达室。也就是从把稿件送出去的那一瞬间开始,便有了期盼。
于是对这份报纸又增加了一份感情。每天期盼着邮递员把报纸送到自己单位的传达室。如果出差一段时间不在家,回来以后,也要一张一张的翻看。可喜的是我的“豆腐干”也开始见报了,也开始有了三块五块的稿费。有些遗憾的是,已经记不起是在何年何月第一次在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了。
几天前,我把刊有拙作的几份报纸找了出来。虽然我从来没有在文学版面上发表过只言片语,但是那几篇发表在生活副刊上的文章,篇幅比较大,还占据着主要的位置,也足以使我欣慰。我戴上老花镜,展开略带发黄的纸张,触摸着那些曾经浸满过汗水的文字,还能闻到淡淡的油墨香味,心里是满满的回忆,一下子又回到了从前。再看看报纸上的日期,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前段时间户外爬山,有幸结识了一位报社的驴友。我与他聊起当年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些编辑记者的名字,有的他还记得,有的他也记不清楚了。驴友说:“或许,他们也早已经退休了吧。”
我说:“我也只是在报纸上看到他们的名字,他们劳神费力选用、编辑了我的文章,我却从未与他们见过面。”
至今,我也从未迈进过报社的大门一步。
现在报社已经搬走了,我也早已不在复兴大街居住。我搬到了历下区,报社搬到了槐荫区。新的报社地址具体在什么地方,我也不很清楚。曾经做了几十年的邻居就这样散了。不过,我与济南日报却须臾不曾分开过。现在我的那位驴友每天都会把报社的新闻推送到我的微信里面来。
这比起当年与报社做邻居还要方便呢。2018.8
作者:姜苗林 75届校友
注:本文为济南日报创刊70周年“我与济南日报的故事”征文。上一条新闻:经六路181号大院的故事下一条新闻:校友佳作赏析——张广俊(68届)